EP115 | 悉尼声场:我们澳洲播客人的生活实录
Description
9月30日, 世界播客日
这不仅是一期三台四位主播们的串台节目
也是几位主播们在接受澳洲SBS电视台的专题采访后的一次分享。
几位生活在悉尼的主播们在一起聊了聊在澳洲作为一名华语普通话播客制作者的现状、困境、思考和展望。
欢迎在小宇宙和小红书平台搜索和订阅其他主播们的节目。
想聊天ThinkTalk 大宁Sandy @ 小红书🔍:大宁Sandy
@ 小红书🔍:EM布莱恩
Shownotes:
00:00 悉尼播客主播分享入行初心与心路历程
几位悉尼播客主播回顾了他们从2020年开始制作播客的初衷,最初是出于练英文的目的接触播客,随后被中文播客内容所吸引,尤其是某些节目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他们分享了被节目内容击中后的使命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失眠与创作冲动,表达了对播客事业的热情与执着。
02:45 运动结缘,共同爱好促成长期合作
两位女性通过小红书评论区因跑步结识,后因对播客的兴趣而决定合作。她们发现共同爱好有助于建立默契,但背景差异也带来沟通挑战。经过六个月的磨合,两人逐渐克服摩擦,合作日益顺畅。
06:50 播客搭档磨合:亲密关系与性格互补的挑战
播客搭档在合作初期因性格差异和兴趣不同而产生摩擦,特别是当讨论深沉或痛苦话题时,部分成员感到心理消耗。为维持长期合作,团队需做出取舍,寻找合适的参与者补充表达欲,强调在资源有限时应抓住时机启动项目,而非等待完美条件。
10:26 从试水到碰撞:播客制作的修正与成长
通过一次偶然的线上活动,两位未曾谋面的参与者开始尝试制作播客。初期,由于选题和内容上的差异,以及录制方式的限制,节目效果并不理想。但随着对彼此了解的加深,他们学会了坦诚沟通,将个人特质的差异转化为节目亮点,不断修正方向,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节目也因此收获了听众的喜爱。这一过程体现了团队合作中目标修正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4:40 合作中解决分歧与支持彼此成长
讨论了在合作中面对分歧时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强调了‘yes, and’原则的重要性,即全力支持对方达成目标,即使在个人兴趣或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工作流程而非坚持己见,双方找到了共同制作节目的新方式,如单口节目,从而有效缓解摩擦,促进了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16:59 内容创作者面对的挑战与动力来源
讨论了内容创作者在定期更新内容时遇到的挑战,包括选题枯竭、生活重心变化以及身体状况等导致的断更问题。参与者分享了个人经历,从最初的一周一更到后来的不定期更新,甚至长达一年多的停更。对话强调了正反馈对持续创作的重要性,并对比了不同创作者的动力来源,有的将其视为项目来管理,而有的则完全依靠热情和热爱。
19:42 播客创作者探讨盈利模式与变现挑战
对话围绕播客内容创作者的盈利模式展开,讨论了通过将博客转化为网站或线下活动、参与平台奖励、商务合作等方式尝试变现,但普遍面临回报低、渠道有限的困境。创作者们分享了自身经历,如参与心理咨询平台推广、与老字号品牌合作等,虽有收益但不足以覆盖投入。同时,与小红书等平台的变现模式对比,突显播客领域变现难度,强调了创作本身带来的价值。
24:03 个人IP与分销模式:探索内容变现新路径
讨论了通过建立个人IP和采用分销模式实现内容变现的可能性。分享了与特定群体合作、利用粉丝基础进行商业拓展的经验,以及通过知识星球、直播等方式增加用户粘性和探索新机会的案例。强调了粉丝基数在不同领域拓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内容创作的热爱和坚持。
27:28 播客变现策略探讨:付费内容与社群经济
讨论了播客变现的多种途径,重点强调了付费系列或单集作为直接且高效的变现方式,通过吸引付费用户实现收益。同时,提到了社群变现如知识星球的潜力,强调提供独特价值吸引订阅的重要性。对于垂直领域和利他性质的播客,探索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变现策略。
30:55 个人IP与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圈与职业机会
通过分享个人兴趣爱好和技能,如写作、翻译等,可以建立个人品牌,吸引关注并开启职业新机遇。以某博客主为例,其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不仅积累了大量粉丝,还成功出版个人书籍,展现了个人IP的力量。对于想要通过播客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的人来说,这种方式同样有效,能够帮助记录生活点滴,增强个人影响力。
32:59 播客制作与变现:从爱好到专业
对话围绕播客制作的现状与发展展开,从爱好者初期的草根制作到专业人士的深度挖掘,探讨了内容制作的真诚性与商业化路径。提及通过周边收费节目、限定纪念品等方式尝试变现,强调了内容深度与听众连接的重要性。指出随着专业人士入场,素人制作面临挑战,建议聚焦特定领域深挖,建立深刻的人际关系,以实现内容与商业的双重价值。
40:06 播客节目内容与风格探讨
对话围绕不同播客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展开,提及了文化类节目‘文化有限’与干货类节目‘自习室study room’的对比,讨论了节目制作的难度和听众友好性,强调了节目中的化学反应和第三方感受的重要性。
41:56 播客节目个人化分享的重要性与界限探讨
对话讨论了播客节目中个人故事分享对吸引听众的重要性,指出个人魅力有时比内容本身更能吸引听众。分享个人经历,如初恋、克服自卑、面对亲人去世等,能有效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但需注意界限,避免过度暴露。分享者认为,真诚开放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信任,促进深层次交流。
44:58 真诚与好奇:构建个人品牌与信任的桥梁
讨论了在开放空间中通过真诚和好奇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分享了视频形式加速信任建立的经验,以及将博客作为个人品牌展示和记录生活的方式,探索个人品牌的立体展现和商业模式的可能路径。
46:44 个人品牌与兴趣驱动的社群发展
对话围绕个人品牌建设及社群潜力展开,强调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不应有过高期望,也不应勉强自己做不感兴趣的事。每期节目被视为个人品牌的名片,通过内容分享加深听众了解,同时社群的商业化前景随成熟度自然显现。对话者分享了从项目中获得的技能与收获,如剪辑、交谈、高效阅读等,认为兴趣驱动的活动比被迫从事的副业更有价值。
48:56 表达欲与自我价值实现:播客作为媒介的探索
对话围绕个人表达欲和自我价值实现展开,探讨了不同媒介形式如电影、播客等在个人表达中的作用。个人认为,播客是最适合当前表达需求的媒介,因为它允许自由、不受限制地分享观点和经历,从而实现与听众的链接和共鸣。即使不以盈利为目的,个人也愿意通过博客、播客等形式持续输出,因为这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53:03 将内容创作项目化与标准化的重要性
讨论了将内容创作如播客视为项目进行系统化、标准化运营的必要性,强调了持续性、可衡量性和观众参与度对于内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反思了个人在表达欲和坚持方面的不足,提出通过项目化管理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建议。
56:31 新入行主播如何抓住表达欲与克服完美主义
分享了抓住表达欲的重要性,建议新主播及时记录和分享想法,同时强调克服完美主义,以轻松态度开始,先完成再追求完美,从而成功上线节目。
59:43 为何与坚持:个人项目背后的动力
讨论了在从事个人项目如博客或播客时,理解自身‘为何’的重要性。强调了从中获取的个人收益和正反馈是持续投入的关键,即便在不追求外界认可的情况下,内在驱动力仍是主要动力来源。
01:01:56 播客制作与个人成长:从内容创作到社会价值的探索
对话深入探讨了通过制作播客节目实现个人成长的过程,包括如何通过深度阅读和跨语言比较提升知识内化,以及如何通过采访和分享故事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参与者强调了内容创作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以及播客作为一种陪伴形式的意义。最后,对话还回顾了过去几年的播客制作经验,提出了对新手的建议和自我反思。
01:06:54 播客:镜子、桥梁与避风港
对话围绕播客对个人的多重意义展开,包括作为自我反思的镜子,连接人心的桥梁,以及信息时代的宁静避风港。此外,播客还提供了陪伴感,让人感受到如同老友般的温暖,同时促进了个人的复盘与成长。
01:09:43 播客:人生轨迹的导师与社交纽带
对话探讨了播客对个人生活轨迹的深远影响,将其视为一种导师角色,不仅改变了对播客作为生意的认知,还成为快速筛选同频人群、建立社交联系的工具。播客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媒介,帮助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成为连接不同领域人物的钥匙,同时也是个人思考与感悟的记录与分享平台,有助于寻找灵魂伴侣。
01:13:56 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播客如食物或动物的象征
讨论了将抽象概念如播客具象化为食物或动物的象征意义,提及减肥时将40斤转化为具体物品的具象化方法,以及播客可能象征深情而安静的猫咪或不可或缺的空气。对话强调了播客作为连接他人、自我价值实现工具的多重象征,如电话通讯录、钥匙、镜子和桥梁,最终认为播客的象征意义多元且难以定义,鼓励听众分享个人见解,强调展示自我和发出声音的重要性。
=============================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播客 | QQ音乐 | YouTube|YouTube Music
小红书:
联系我们|文武雙全
商务合作|意见建议
联系邮箱:2681225609@qq.com
关于我们
生活裏的我们,每時每刻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有時,你是要獨當一面的强者;
有時,你是被撫慰靈魂的凡人。
歡迎來到 「文武雙全」,體會我們能文能武的多面人生